普通中学有哪些?
我1987年毕业于一个普通的县城中学,学校当时没有高中,只有初中。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学校吧! 学校占地50余亩,有教职工近百人(其中正式职工60余人),学生两千余名;有一幢四层的教学楼、一幢三层的实验楼、两幢教师宿舍和一幢学生食堂;学校建有标准化的物理实验室、化学实验室各两个,生物实验室一个,每个实验室都有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;图书馆藏书近万册,报刊杂志300余种;体育设施完备,有标准的400米跑道,有两个篮球场和一个羽毛球场;学校有音乐教室、美术教室和劳技教室各一个,配有一定数量的乐器和绘画用具。
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比较强,有正高级教师2名,特级教师4名,省级骨干教师8名,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或优秀班主任20多名,所有教师都是本科以上的学历。 学校管理严格,实行半封闭式管理,每周只放周日一天假,早上六点五十上课,中午休息一个小时,晚上九点三十五放学。学生一日三餐都在学校在食堂解决,生活上比较方便。
每门课程都有配备专门的教材和学案(就是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资料),学习过程有课内的教学大纲和教案,还有课外的一堆练习题。每天课后除了自习和作业外,还有一对一口头答疑时间,老师会根据你的学习情况给你针对性的解答。
最痛苦的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假期,每科老师都会留一定的寒假作业和额外的习题,让你即使放假了也要不停的学习。现在想想我们那个时期的老师真是负责极了。 虽然学校有所谓的重点班和普通班之分,但是老师的教学都是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的,没有任何偏题怪题,所以无论是尖子生还是后进生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。
因为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固定的,所以成绩好的同学感觉难度不大,成绩差的同学也觉得很难赶上来,其实大家学的都是同样内容同样的进度,只是接受能力不同的缘故导致部分同学觉得跟不上。
班级里有一部分同学是非常刻苦的,他们大部分都是住读生,家里离学校都比较远,早起晚睡比别的学生都更勤奋,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。
也有部分同学是走读生,家里条件好的可以请家教做一对一的辅导,家里有条件的还可以去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心理辅导,帮助自己克服厌学情绪,提高学习效率。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各种原因而选择辍学,出去打工或者继承家业去了。 我属于前者,住读生里认真学习的那一部分,每天早起晚睡,尽量把课上内容和课后作业完成,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,等老师答疑时及时提出。因为勤奋好学,我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排前几。
虽然那时候压力很大,每天都是埋头读书,但是我觉得那段时光是我一生中最纯粹最美好的记忆,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是单纯的好少年,我们一起上课,一起学习,一起玩耍,偶尔斗嘴,吵架了很快又会重归于好。老师就像父母一样关爱着我们,关心着我们的身心健康。
虽然我们那届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,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才刚刚开始,我们都将迈上新的旅途,开始新的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