闰年属什么生肖?
“阴阳”是一个中国古代哲学范畴,它以日月的运动为依据,把一年划分为两个季节,分别是春分到夏至为阳,冬至到立春为阴;每年的第一天(公历1月1日)定为“冬至”,第365天(公历12月31日)则为“冬至”的第二天,即“小寒”,冬至之后,白昼一天比一天多,温度逐渐回升,至春分为阳气的极点,其后阴气开始生长,白天继续变长,到了夏至,阳气达到极致,而阴气的生长也开始旺盛起来,所以有“夏至一阴生”的说法。此后,白天越来越短,夜晚时间越来越长,直至“立冬”前五天,“小雪”节后十天,阴阳达到了一个新的循环,也就是古人所说的“冬至”了,此时周而复始,又是一年。因此按照干支纪年法,一年其实只有二十四节气,10个节气之间的时间跨度其实是36秒,每一年的开始都是“冬至”,这一年中有一个“冬至”,下一个“冬至”就是下一年的开始了。
而现代的公历是沿用古希腊罗马的历法,没有考虑地球公转的问题,因此有了每年12个月,每季度3个月的设置 ,每个月28/29/30/31天的规定,使得每年长度不是24小时平均的(0.98228),而是1.00667(约等于400毫秒的差距);四年一个闰年,二月有29天,全年366天或365天。这样安排主要是考虑到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,每月都有农历月初的新月开始,也有月末的蚀月发生,保证了月亮的最大月球轨道与地球公转轨道之间的角度不变,使地球在公转过程中,始终有一圈白昼或者黑夜,同时也使得二十四节气能够准确反映太阳周年运动的轨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