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生肖有哪些生肖?
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这些属相的来源于哪里呢,其实这涉及到古人对于天文历法的认识,以及古代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若干区域,称之为“二十八宿”(即东方苍龙七宿、南方朱雀七宿、西方白虎七宿和北方玄武七宿。),这些区域对应着现在的星座,而每个区域中的星星组成一个形象,这样就把黄道附近的星座分成了12个部分,每部分的名称是固定的。
十二个部分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命名,这种制度称为“地支”,用以表示时间,并且沿用至今; 而十二个组成部分依次是:
1.子鼠 2.丑牛 3.寅虎 4.卯兔 5.辰龙 6.巳蛇 7.午马 8.未羊 9.申猴 10.酉鸡 11.戌狗 12.亥猪 现在你学会如何查看自己的生肖了么?简单吧!接下来我们谈谈关于属相的问题。
什么是属相? 属相就是人们常说的“星座”,只是这里说的是现代天文学科里的“星座”概念——由太阳系中行星引发的天文学概念。而古人所说的“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”之中的“风调雨顺”就是指天气现象,这里的“天”指的就是“天空”或“星辰”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,古书之中提到的“年岁”实际上是指“年份”的意思更多一些。
因为每年地球公转轨道都会移动,每天所对应的“年岁”也是不一样的,但是人们习惯性的把每年的第一天叫做“春节”。而在冬至这一天,白天最短,夜里最长,冬至被称作为“冬节”“小年”等。过了冬至,白天一天比一天多,夜晚一天比一天短,周而复始,万象更新。
生肖的周期为十二年,每一年生肖形象都不尽相同,这十二种属相依次为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。它们既有吉祥的象征,同时也有被赋予“宿”的含义。十二生肖图案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文化用品。
1999年,“十二生肖图”彩陶高足杯,在河北石家庄赵县赵州桥镇永安村北的隋代张伽(jiā)墓中出土。这件彩陶高足杯,瓷胎呈乳白色,瓷质坚硬。杯为直口,宽唇外折,浅腹,高柄;杯柄呈圆管状,中为空心,近似喇叭形,下腹外折呈圈足。杯内施一层很薄的白化妆土。在外壁施褐、绿釉。釉层薄而均匀,个别地方露胎。出土时通体保存完整,其上腹部用褐、绿釉装饰有12个生肖像。
张伽墓中出土的十二生肖图高足杯,制作技术极为精湛,釉色匀净,图案清晰,是隋代不可多得的珍品。十二个生肖形象生动,构图严密,反映了隋代动物绘画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;而其中最突出的,是它以十二生肖这一新的表现题材入画,这一新内容的出现,为我们今天探究这一风俗的形成,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。
我国的生肖文化是在汉代由中亚沿丝绸之路传入,是在我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、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。这件彩陶高足杯,正是在中亚生肖文化与本土生肖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制作成功的。隋代张伽墓中生肖图的出现,说明至迟在隋代,人们已使用十二地支纪年、纪时和十二生肖配以人的属相,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程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