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代表什么生肖?
首先说明,肖相学属于封建迷信,大家看个热闹就行,不必当真! 历史上记载的肖相学起源于西汉,发展于魏晋南北朝,至宋朝逐渐没落,到明朝基本绝迹。现代科学告诉我们,人与动物之间存在基因的同源性,而古代人们用“相由心生”,来推论人的命运。
当然,这些都不是重点,重点是十二生肖到底怎么来的呢? 传说轩辕黄帝要选拔十二种动物做他的侍臣,以猫为首选了十二兽。然而当它们来到黄帝面前时却个个变得矮小,狮子、老虎等大兽反而变成了鼠、牛等小动物。黄帝见此情景,便命令属下按照大小顺序排好,老鼠排在第一,牛排在第二……这就是子丑寅卯等十二生肖的由来。 另外,《史记·天官书》也记载:“典星者,设三台,计二十八宿,直贯端正,坐北朝南。” 三台即三台星,也叫文昌宫,是传统文化中掌管科举的名神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:“按《周礼》,文昌有六宫,帝座为一宫,太微十五星为主。又有司命、司禄二星,在文曲左右,主文章。” 也就是说,古人通过观测三台星的位置变化来掌握写作和考试的时机。每逢春秋两季,天文官都要到郊外观测,以此推算出正确的考运时间,这种时间就叫“文魁”或“文运”,这个节气就叫做“文节”。 到了宋朝,由于科技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传入,人们已经不再依靠自然星象来把握考试的时间,于是“文运”“文节”就变成了农历二月十三日。为了表示纪念,这一天也被称作“文昌祭”。